新闻动态News
习近平:以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 1月21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视频会晤。 习近平强调,新的一年,我愿同总统先生一道,继续引领中俄关系登高望远,以中俄关系的稳定性和坚韧性应对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共同促进两国发展振兴,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双方要继续深化战略协作,坚定相互支持,维护两国正当利益。巩固拓展双边关系,推动务实合作深入发展。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伟大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中俄两国要以此为契机,共同捍卫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成果,推动各国恪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坚持普遍公认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作为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中国愿同俄方和其他成员国一道,推动上海合作组织进入更高质量发展、更加担当有为的新阶段。中俄还要共同推动“大金砖合作”,谱写全球南方团结自强新篇章。
2025-01-22
大数据法规1月20日,据《国会山报》报道,即将担任政府效率部(DOGE)部长的亿万富翁马斯克的电子邮件已经可以在总统行政办公室的内部搜索功能中找到。 知情人士向该报展示了一张截图,上面显示了马斯克的新电子邮件地址,后缀是EOP,代表总统的行政办公室。 知情人士还透露,马斯克将在艾森豪行政办公大楼设有办公室,但目前还不清楚他多久使用一次这个办公空间。 此前《纽约时报》亦报道,预计马斯克将使用白宫建筑群内的办公空间。
2025-01-21
长三角国创中心助力国产制药卡脖子技术攻关11月5日,由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举办的“长三角抗体药物国产制造关键技术发展论坛”在长三角国创中心张江总部举行。 浦东新区科经委主任李慧,长三角国创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谭瑞琮,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复宏汉霖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复宏汉霖”)、江苏百林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百林科”)等高校、产业界和科研界代表60余人参会。 会上,谭瑞琮、李慧与华东理工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复宏汉霖高级副总裁郭新军、百林科董事长陈志共同启动“长三角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 “长三角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与产业化”项目启动仪式 复宏汉霖与华东理工大学和百林科三方签约,携手合作攻关生物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开发与产业化。这标志着长三角在生物抗体药物国产化核心技术领域又增添了一个联合攻关共同体。 复宏汉霖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单永强与华东理工大学教授谭文松、百林科副总裁王智代表三方签约 谭瑞琮表示,长三角国创中心着力构建长三角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和创新生态,其中重要一环,就是强化头部企业的“出题人”作用 ,凝炼卡脖子背后的关键问题和技术难题,对接创新资源组织协同攻关,助力企业构筑竞争优势。此次项目的成功签约,不仅促进了抗体制药领域关键技术攻关突破,更进一步推动了长三角地区在抗体药物国产化和产业化的产学研合作,以产业需求为重要牵引带动创新资源要素的跨区域流动,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副主任、上海长三角技术创新研究院党委书记谭瑞琮致辞 在谭瑞琮和李慧的见证下,长三角国创中心生物与医药事业部主任杨晓兵分别与上海奥浦迈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奥浦迈”)董事长肖志华,上海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上海医药”)总监、研发管理中心副主任/全球研发合作部总经理柯樱,上海皓元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简称“皓元生物”)副总裁冯炜,为双方共建的企业联创中心揭牌。活动现场同时发布了三家企业在抗体制药领域的多个技术需求。 长三角国创中心分别与奥浦迈、上海医药、皓元生物建立企业联创中心 论坛上,长三角地区抗体药物研发和生产领域的行业专家、龙头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代表等汇聚一堂,交流抗体药物国产制造技术进展,共商产学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模式。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反应器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立新教授作了题为“抗体制药与生物反应器工程的发展”的主题演讲。他指出中国抗体药产业起步较晚,但高速增长态势明显,市场潜力可期。研发能力、商业化生产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构成了抗体药产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尤其是研发能力和商业化生产能力,成为影响中国抗体药物市场全生态链条发展的关键环节,需要长期建设以弥补短板。 复宏汉霖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单永强介绍了政产学研一体化创新助力抗体智能制造、绿色制造技术攻关的新模式。华东理工大学谭文松教授介绍了团队在突破动物细胞大规模培养技术,赋能抗体药物产业发展方面的探索和研究。百林科副总裁王智介绍了企业在推动国产抗体制造方面的探索和实践。 复宏汉霖全球创新中心总经理单永强、华东理工大学谭文松教授、百林科副总裁王智作演讲 在圆桌论坛环节,多位嘉宾就抗体产业的发展战略、如何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抗体药物开发关键点等话题进行了交流和探讨。 抗体产业发展论坛   拓展阅读 关于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开发项目 抗体药物是目前生物医药市场规模增长最迅速的赛道之一,其全球市场规模已超千亿美元,我国目前已成为抗体药物在研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随着治疗性抗体市场的高速增长,抗体药物国产化生产过程中的关键节点正面临着诸多挑战,例如细胞株的构建与筛选、培养与纯化工艺依靠国外技术,所需的无血清培养基、生物反应器等原料和装备大多依靠国外进口,国产化程度严重不足,随时有被海外“卡脖子”的风险。 复宏汉霖致力于研发和生产符合国际质量标准的生物药品,产品覆盖肿瘤、自身免疫疾病和眼科疾病等领域。2023年4月,复宏汉霖与长三角国创中心共建企业联合创新中心,随后企业在浦东揭榜挂帅平台上,发布了抗体药物的国产制造关键技术攻关和产业化开发需求。 长三角国创中心与复宏汉霖深入沟通和技术需求梳理,将需求分解并细化为细胞株培养基开发、工艺开发、AI自动化控制等多个核心技术指标。长三角国创中心发挥资源整合优势,帮助企业寻找对接解决方案,经过多轮对接和论证,最终成功促成上海高校和江苏企业共同揭榜。由华东理工大学负责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百林科负责相关创新设备的设计和建造,长三角国创中心协调推进,加速成果在复宏汉霖转化落地。根据规划,研发成果将在复宏汉霖的长三角生产基地进行中试和放大。
2025-01-16
共 3 条
  • 1
前往